凯发K8旗舰厅|逃离慕尼黑|亚洲化工四小龙|台塑集团:4家石化类上市公司合计堪比

  台塑企业于 1954 年创立台湾塑胶公司ღღ◈。 1957 年由日产四吨的 PVC 粉工厂开始生产ღღ◈,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小的 PVC 粉工厂 ღღ◈。 PVC粉厂起家ღღ◈,从中间原材料不断往上下游拓展ღღ◈。

  1954年ღღ◈,王永庆ღღ◈、王永创立福懋塑胶(后改名为台湾塑胶ღღ◈,简称台塑)ღღ◈,成为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ღღ◈,主要产品为PVC粉ღღ◈,生产规模4吨/日(月产100吨)ღღ◈,然而由于下游塑料加工业者对新厂没有信心ღღ◈、本地市场体量小(月消化15吨)ღღ◈、产品成本高等因素ღღ◈,市场难以推广ღღ◈。

  为扭转局势ღღ◈,台塑决定扩大生产规模ღღ◈,拓展海外市场ღღ◈。台塑将PVC粉生产规模由由4吨/日提升到40吨/日ღღ◈,以降低生产成本ღღ◈,并于1958年台塑成立南亚塑料(塑胶二次加工ღღ◈,简称南亚)进军下游市场ღღ◈,台塑进入垂直整合发展模式新纪元ღღ◈,1963年ღღ◈,再设立三次加工工厂新东方塑料公司ღღ◈,目的是将三次加工品出口至海外市场ღღ◈,至此台塑成为行业领先者ღღ◈。

  台塑企业上下游整合稳步向前的同时ღღ◈,及时把握住纺织业的巨大需求ღღ◈,于1965年成立台湾化学纤维(简称台化)ღღ◈,初期主要为南亚塑料生产的人造革生产粘胶纤维ღღ◈,后续为其织品提供染色及加工工序ღღ◈,并发展为世界生产四大人造合成纤维的领军企业ღღ◈。

  为提高附加价值及提供下游客户更完善的服务ღღ◈,台塑集团于1973年创立织布染整一体化作业的中游产商福懋兴业ღღ◈,成为台湾唯一能同时生产四种纺织用纤维且提供染整加工的企业ღღ◈,也成为世界最大的纤维生产厂商之一ღღ◈。

  为解决PVC上游原料供给不足问题ღღ◈,公司于1973年首次向政府提出兴建轻油裂解厂(即“六轻计划”)ღღ◈,经过近20年努力ღღ◈,1992台湾第一家民营炼油厂台塑石化正式成立ღღ◈。

  纵观台塑集团之发展历程ღღ◈,台塑集团专注于垂直整合ღღ◈,打通石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ღღ◈,省去中间的运输ღღ◈、交易环节和费用ღღ◈,能源实现有效利用ღღ◈,集团内部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整个产业链利润的最大化(中间没有销售环节ღღ◈,可以更加专注生产ღღ◈,提高生产效率)ღღ◈。

  公司完成了从最原始的原油作为原材料ღღ◈,到终端产品全产业链布局ღღ◈,凭借低成本优势在台湾地区ღღ◈、大陆和海外抢占欧美企业市场份额ღღ◈。

  台塑集团经过60多年ღღ◈,相关企业达100多家ღღ◈,上市企业也是有许许多多ღღ◈,其中最重要的公司为台塑ღღ◈、台塑石化ღღ◈、南亚塑料和台化ღღ◈。

  台塑石化主要是从事大炼化ღღ◈,为下游子公司提供核心原材料ღღ◈,各个子公司分工协作ღღ◈,完成整个石化产业链一体化ღღ◈,打造台塑石化王国凯发K8旗舰厅ღღ◈。

  主要子公司最新市值方面ღღ◈,台塑石化市值在集团中位居第一ღღ◈,折算后达到2400亿人民币ღღ◈,南亚科技ღღ◈、台塑和台化均在1300亿人民币市值以上ღღ◈,公司化工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合计市值在6600亿以上ღღ◈,和中国石化(7000多亿)市值不相上下ღღ◈。

  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54年ღღ◈,台湾塑胶是集团最早成立的公司ღღ◈,历经四十余年之努力ღღ◈,目前资本额为353亿ღღ◈,公司目前经营业务及产品包括塑胶原料制品ღღ◈、塑胶加工ღღ◈、纤维制品ღღ◈、电石产品方面ღღ◈。

  其中PVC粉年产能130万吨ღღ◈,不仅系台湾最大生产厂ღღ◈,若含美国投资公司年产能达230万吨ღღ◈,是世界上最大PVC粉生产厂ღღ◈。

  台塑公司有超过70%的营业收入来源于大陆和台湾地区ღღ◈,公司主要分为塑胶部门ღღ◈、聚乙烯部门ღღ◈、聚丙烯部门ღღ◈、PMMA部门和化学品部门ღღ◈,各部门历年营业收入比例稳定ღღ◈,且较为均衡ღღ◈,中国大陆占比在35-40%ღღ◈,台湾地区在30-35%之间ღღ◈,其他地区在25-30%之间ღღ◈。

  台塑近10余年收入基本稳定在400亿元左右ღღ◈,利润在30-110亿元波动ღღ◈,利润中枢值在70亿元ღღ◈。

  台塑核心业务占比ღღ◈:台塑产品中氯碱(PVC+烧碱)占比为35%ღღ◈,聚乙烯系列21%ღღ◈,聚丙烯系列17%ღღ◈,其他(碳纤维ღღ◈、SAP等)占比为27%逃离慕尼黑ღღ◈。

  市场占有率高ღღ◈:台塑各个产品在台湾地区的占比非常高ღღ◈,例如PVC粉ღღ◈、液碱ღღ◈、丙烯酸系列等在台湾地区的占比在60-80%之间ღღ◈。

  南亚塑料公司创立于1958年凯发K8旗舰厅ღღ◈,当时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消化台塑PVC粉ღღ◈,发展PVC制品ღღ◈,降低PVC生产成本ღღ◈,随着PVC产量提升ღღ◈,产品价格降低和市场培育成熟ღღ◈,台塑和南亚塑胶收入和利润大增ღღ◈,销量方面台塑的PVC粉产量由1200吨增加到100万吨ღღ◈。

  1969年进入聚酯领域ღღ◈,后来经过多年发展主要产品有塑料加工ღღ◈、塑料原料ღღ◈、电子材料及聚酯纤维产品等四大类ღღ◈。南亚公司为世界最大塑料加工厂ღღ◈,聚酯产品产量及电子材料之铜箔基板产能亦名列前茅ღღ◈。

  营收与利润方面ღღ◈,南亚塑料近10余年收入基本稳定在600亿元左右ღღ◈,利润在10-130亿元区间ღღ◈,受到经济周期影响波动较大ღღ◈,利润中枢值在70亿元ღღ◈。

  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ღღ◈:塑料加工产品市占率在40%-60%之间ღღ◈;涤纶长丝和乙二醇在台湾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%和35%ღღ◈。

  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65年ღღ◈,公司历经五十余年的努力ღღ◈,已发展成为横跨石化ღღ◈、塑料原料生产及纺织业上下游一体化生产领域的企业ღღ◈,根据公司官网对台化公司概况的描述ღღ◈,大体可以将台化公司的发展历程归结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ღღ◈:

  公司成立初期ღღ◈,设计产能为日产木浆50吨ღღ◈,并由木浆再每日生产45吨人造丝ღღ◈。

  根据王永庆在设厂宗旨中描述ღღ◈,创立时台湾因环境限制ღღ◈,天然纤维匮乏ღღ◈,为配合纺织工业急速发展ღღ◈,在彰化厂区筹建利用台湾山林杂木之小径木或枝梢材制造木浆ღღ◈、人造丝并向下游发展纺纱ღღ◈、织布及染整加工等一体化的纺织工厂ღღ◈。

  1973年起又陆续建设尼龙原丝ღღ◈、尼龙加工丝ღღ◈、尼龙织布等工厂ღღ◈,使公司的纺纤产业包含人造丝及尼龙大体系ღღ◈。

  除彰化厂区以外逃离慕尼黑凯发APPღღ◈,ღღ◈,投资设厂地点亦延伸至龙德及新港等地ღღ◈,运营规模持续扩充ღღ◈,成为国内大型化纤生产厂之一ღღ◈。

  1987年公司在龙德厂区设立PTA厂ღღ◈,以继续扩大运营规模ღღ◈,实现产品多样化ღღ◈、经营多极化的发展ღღ◈,公司开始跨入石化行业ღღ◈。

  1995-1999年配套大炼化建设苯酚ღღ◈、PTAღღ◈、DMFღღ◈、PP和PC等工厂ღღ◈,进一步丰富台化产品线年ღღ◈,公司参与集团的六轻计划ღღ◈,配合集团石化原料上下游一体化的垂直整合ღღ◈,在麦寮离岛工业区投资建设Aroma(芳香烃衍生物)凯发K8旗舰厅ღღ◈、苯酚ღღ◈、苯乙烯ღღ◈、PTAღღ◈、HACღღ◈、PSღღ◈、ABSღღ◈、PP和PC等工厂ღღ◈,产品涵盖石化中游原料ღღ◈、泛用塑料及工程塑料原料ღღ◈。

  在2001年ღღ◈,为扩大公司的规模及分散投资ღღ◈,公司进军大陆市场ღღ◈,并陆续在宁波地区获准设立ABS厂ღღ◈、汽电共生厂ღღ◈、PTA厂ღღ◈、PS厂及合成酚厂凯发K8旗舰厅ღღ◈!ღღ◈,正式迈入海外投资ღღ◈,目前宁波厂区PTAღღ◈、ABSღღ◈、PS产能分别为120凯发K8真人ღღ◈,ღღ◈、45ღღ◈、20万吨ღღ◈。公司积极优化产能结构ღღ◈,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布局ღღ◈。

  营收方面ღღ◈,伴随炼化项目的不断投产带来的丰富原材料ღღ◈,台化收入从2005年的400亿凯发K8官网ღღ◈,ღღ◈,稳步增长到2010年的800亿左右ღღ◈,10-13年收入基本在800亿以上ღღ◈,13-15年随着原油价格变化公司收入有下跌ღღ◈,但下跌幅度不大ღღ◈。

  净利润方面ღღ◈,在20-110亿元区间震荡ღღ◈,受到经济周期影响波动较大ღღ◈,利润中枢值在60-70亿元ღღ◈。

  核心产品市占率高ღღ◈:台湾的主要产品PXღღ◈、PTAღღ◈、粘胶短纤ღღ◈、合成酚ღღ◈、PP和PC等在台湾地区的市场份额在35-50%不等ღღ◈,龙头企业的市占率非常之高ღღ◈,多余的产品还出口到中国大陆等地区ღღ◈。

  上世纪60年代ღღ◈,受累于PVC原料短缺ღღ◈,台塑集团被迫进口昂贵的海外原料凯发K8旗舰厅ღღ◈,1973年凯发K8旗舰厅ღღ◈,台塑向政府申请“六轻计划”ღღ◈,但同年5月遭到否决ღღ◈,1986年逃离慕尼黑ღღ◈,计划通过审批ღღ◈,1992年台湾第一家民营炼油厂台塑石化成立逃离慕尼黑ღღ◈。

  1996年ღღ◈,麦寮汽电股份成立ღღ◈,此后各公用发电厂相继完成建设ღღ◈,1999年为配合油品运输ღღ◈,成立六轻汽车货运股份有限公司ღღ◈,为后期的业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ღღ◈。

  配合基建的推进ღღ◈,轻油裂解厂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ღღ◈,1994年ღღ◈,“六轻计划”正式动工ღღ◈,1999年轻油裂解一厂完工ღღ◈,实现年产乙烯45万吨ღღ◈,次年公司开始生产LPGღღ◈、轻油ღღ◈、煤油等石化产品ღღ◈。

  2002年ღღ◈,原轻油裂解一厂扩产完成ღღ◈,一厂乙烯产能由45万吨扩展至70万吨ღღ◈;

  2007年ღღ◈,年产120万吨乙烯的轻油裂解三厂正式投厂ღღ◈,至此ღღ◈,台塑石化乙烯产能已达280万吨ღღ◈。2007年末凯发K8旗舰厅ღღ◈,台塑石化营收已达1579亿ღღ◈。

  2008年台湾地区原油自产量为1.6万吨ღღ◈,进口量为5294万吨ღღ◈,进口依赖度接近100%ღღ◈,台湾地区原油高度依赖进口ღღ◈。整个台湾地区炼油企业有两家ღღ◈,中化和台塑ღღ◈,产量占比各为50%ღღ◈,两家公司垄断台湾炼油ღღ◈。

  台塑集团石化产业的发展属于逆向式整合的发展模式ღღ◈,石化下游的产业如纺织服装ღღ◈,塑胶制品ღღ◈,橡胶制品业等轻工业先行发展ღღ◈,之后才开始发展石化上游的轻裂厂ღღ◈,属于自下游往上游的逆向发展模式ღღ◈。此类型的发展模式造就了台湾的石化业繁荣ღღ◈。

  台塑石化具有2500万吨的炼油产能ღღ◈,以2016年为例ღღ◈,年产汽柴油等1950方ღღ◈,乙烯产能300万吨(台塑石化和中油合计产能为404万吨)ღღ◈、丙烯240万吨ღღ◈。市场占有率方面ღღ◈,台塑石化汽柴油等在台湾地区的市占率为20%左右ღღ◈,乙烯和丙烯的市占率很高ღღ◈,分别为73%和66%ღღ◈。

  台塑石化的主要客户是集团客户ღღ◈,台化ღღ◈、台塑和南亚三家占到公司的收入的40%左右ღღ◈;台塑石化的石油重要来自于中东地区ღღ◈,如沙特ღღ◈、科威特等ღღ◈。